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海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汉骨

正文 第十八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人!京城回信了”薛方跑进书房对薛仲说道。

    “京城那边怎么说!”听到薛方的话,薛仲激动地直接起身说道。

    “大人,您先别激动,侯爷现在没在京城!”看到薛方激动地起身,薛方则是将这次送书信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原来薛濂在按照薛仲的方法谏言之后,不知道崇祯是不是对文官集团失望了,这次直接让薛濂总督治蝗,薛仲的书信送到阳武侯府已经是五月底了,那时薛濂已经南下江南了。

    而且由于之前送信时薛仲都交代过在京城如果有任何关于关外战事的消息,要第一时间传回来,但送信的人毕竟只有一个,所以薛仲的堂嫂,也就是薛濂的夫人张氏直接安排南下的商船,将薛仲的人送回琼州,另外在船到宁波时,让船上的伙计下船快马将信送给薛濂。

    “据回来的伙计说,由于薛濂平复蝗灾,导致南方漕粮顺利运输到北方,所以朝中对于催促洪承畴进军的事并没有很急切,在宁波停船时的时侯,候爷已经将蝗灾平复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七月中旬了,想必侯爷已经看到信,并且在回京的路上了,大人不用着急,这次侯爷治蝗有功,再加上我们海南卫是自筹响粮北上关外,如果关外真的有变,那想必陛下不会拒绝侯爷的请求。”

    听完薛方的话,薛仲整个人有点懵,自己堂兄被派治蝗,还弄成了?

    薛仲没想到自己一封信不仅改变了崇祯十四年蝗灾导致的数省绝收,漕粮没有像前世一样被截,而是直接运送到北方,如果漕粮充足,那户部的人和言官自然也就不会催促洪承畴驰援锦州了,那这样看来,薛仲反而又有了一些发展的时间。

    毕竟现在如果要北上,那薛仲只能带着还未成军的南大营,和拿着鸟铳的北大营北上,就算能回来,那也得损失惨重。

    看来情况是越来越好了,薛仲不禁想到。

    得到好消息的薛仲,今夜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虽然改变了的历史具有不定性,很多事情薛仲不能以上帝视角观看,但是薛仲和其他“穿越者”不同,别人都是当个苦哈哈,薛仲直接投入勋贵的怀抱,做什么事都有勋贵撑着,时间越多,他越能积累底蕴,总有一天会彻底的爆发出来。

    自从不着急北上之后,薛仲又恢复了之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单日看北大营操演,双日看南大营操演,每个十日前往军工厂指导和查看燧发枪的点火率提升的怎么样,另外将米尼弹的制作方法和理论也都交给了军工厂,没过几天南北大营的鸟铳就都把弹丸换成了米尼弹。

    到七月底时,全卫的屯田稻谷已经抢收完毕,在分发完各户粮食后,指挥所的粮仓足足堆放了二十九万石稻米,外加收获坡地制成的一万石咸菜,北大营的军队也都全部换上了锁子甲。

    而燧发枪的点火率虽然提升到了60,但是李铁匠他们的研究进度却又卡住了,不过薛仲倒不是很急,60的点火率虽然还是不够用,但已经够对付这个时代的满清了。

    现在所有铳管都是现成的,如果点火率上去了,只要把燧发枪的点火零件打造出来,第二天就能拼装,李铁匠算过,若是只打造钳口和弹簧,全厂停工只拼装燧发枪的话,一日就能拼装七百杆。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海南卫的屯田在八月又开始了第二季的播种,这一季播种的水稻到十月就能成熟,而十月之后的第三季播种便要改为小麦,如此便是琼州的一年三熟。

    这日薛仲在观看南大营演武时,薛方拿着一封信走到了帅台之上交给了薛仲,原来是回到京城的薛濂写的,薛仲也没当回事,心想可能是薛濂的道谢信吧。

    不过当薛仲拆开信看向内容后,才推翻了自己刚才的想法,信里写到虽然漕粮北上的确延缓了京城和关外洪承畴部一段时间的“响荒”,但紧接着节制中原各军的丁启睿被李自成大败,崇祯震怒直接将丁启睿革职待命。

    关外还没开打,关内就乱了,外加上新上台的首辅张四知优柔寡断,身为山东人却不是齐党魁首,无法整合齐党在朝堂上压制东林党和楚党,于是乎朝堂上的东林党人和深受流寇肆虐影响的楚党便开始向关外的洪承畴发难,洪承畴虽然此时深得崇祯信任,但由于洪承畴是福建士子,朝廷上闽党式微,一时间居然没人在朝堂上帮他说话。

    在维持了半个月的弹劾后,崇祯无奈命洪承畴迅速解锦州之围,而关外的洪承畴接到命令后也回信说八月底誓师挺进锦州。

    信的末尾薛濂表示现在朝堂上的局面太过混乱,他作为壮年勋贵派的魁首也不敢发言,生怕活跃的东林党言官又弹劾他们,不过薛濂最后却是让薛仲放心,一旦洪承畴部救援锦州不利,那他便会向崇祯谏言调海南卫北上,让薛仲做好随时北上的准备。

    看完信后,薛仲心情十分沉重,原本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没想到历史的修正能力这么强大,前世虽然丁启睿被李自成、罗汝才两部击败,但是明朝因为蝗灾导致山东起义,没精力去管中原的流寇,现在由于山东没有起义,这件事反而被朝中的大臣关注起来了。

    不过好消息是洪承畴从原本历史上七月底的宁远誓师改成了准备八月底誓师,算下时间还有大半个月,看来薛仲是没有办法等继续“猥琐发育”了。

    因为事关北上关外,薛仲第二天就召集了海南卫核心的薛武、郝虎、李朝年和刘尚开了个短会。

    指挥府中,看着所有人都到齐了,薛仲才将昨日拿到手的信件扬出,并说道:“半个月前,陛下命洪督师准备援救锦州,不出意外的话,洪督师这个月底就会在宁远誓师援救锦州,此战我大明集结九边之兵,而建奴并虽少却骁勇善战,这战若是顺利的话便可重创清军,使北方有数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但若是此战不顺,那我们海南卫便要做好驰援北上的准备,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做准备,李朝年你持府库银钱前往广州购买大船,刘尚加紧完成夏秋的播种,争取十五日内完成,薛武和郝虎你们两也别分开演军了,明日起全到北大营演军。”

    在安排完一切之后薛仲就带着几个卫兵前往军工厂查看仓库的各物资准备如何。

    李铁匠在得到薛仲到来的消息后,直接带着薛仲前往军工厂的仓库说道:“大人,现在仓库里共有铳管三千一百一十七根,得力于秋雨水迅较大,现在火铳厂每日有三十台车床转铳,一旦燧发枪点火率提升到80,全厂铁匠七百余人,五日内便可将其全部组装完成,另外仓库内囤积“苦味酸火药”三千余斤,实心弹七百枚,霰弹一千斤,火铳弹药十八万筒,犬式炮六十门,豹式炮二十门,虎式炮十门。”

    听完李铁匠报告的数据后薛仲皱了皱眉,随后说道:“实心弹和霰弹不够,这段时间让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有多少造多少,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初我就要遣军北上,不能耽搁。”

    说完这些之后薛仲顿了顿说道他最关心的问题:“仿制燧发枪的点火率怎么样?”

    李铁匠听到薛仲的问题,也不禁硬着头皮解释道:“无论我们怎么研究,感觉这自生铳的点火率就是上不去,燧石打出大火星只有几率只有60,还请大人移步到火铳厂观看”

    薛仲跟着李铁匠来到火铳厂,工作桌前围了一群老师傅正在激情对骂、口吐芬芳,不知道还以为要打起来了。

    一群老师傅在看到薛仲和李铁匠过来后则是立马将将嘴里还没吐出的词汇咽了下去。

    薛仲越过众位老师傅,直接拿起来了这杆还不算成熟的燧发枪,在观摩的差不多后,薛仲又将后世燧发枪的些原理和燧石的材质做了些讲解,让李铁匠按照这些东西摸索下,看看能不能提升燧发枪的点火率,说完之后薛仲从胸中拿出了一张图纸交给李铁匠说道:“这是我为燧发枪画出的火枪图纸,点火率你们先研究者,把图纸中火枪的推弹杆、刺刀先批量打造出来,火铳厂那边也继续转铳,铳管越多越好。”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